USB接口可能是这个世界最通用的接口之一,,尊龙时凯大多数人见证了从USB 2.0规范到如今USB 3.2规范的蜕变。。由于USB 3.1发布后对USB3.0进行了微调,,,,所以USB 3.0有了新的名字,,,,USB3.1 Gen1。。。而真正的USB3.1叫做USB 3.1 Gen2,,,,USB 3.1相比3.0在数字上仅提高“0.1”,,,,但其变化可谓改头换面。。。
相比USB 3.0,,USB3.1在硬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修改传输协议等方式,,,,传输速度翻了番,,,,达到了10Gbps。。。而USB-C接口也是随着USB 3.1规范而推出的。。。。
USB 3.1的接口标准共有三种,,,,分别是USB Type A,,,USB Type B(Micro USB)以及最新的USB Type-C。。
Type-C的规范是按照 USB 3.1标准制定的,,,,因此 USB 3.1可以制作成 Type-C、、、、Type-A 等类型,,但 Type-C 不等于USB3.1,,,USB 3.1与USB Type-C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
Type-C双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点是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正反面随便插。。。。同时与它配套使用的USB数据线也必须更细和更轻便。。
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Type-C在外观和使用方式上的变化显然是最直观的,,至于充电这些,,小狮子都打算放到后面来讲,,,可问题是,,,消费者大大欢迎的Type-C接口感觉这些年就没咋普及起来???
BOSS看到这一段有没有想杀了我的想法——成本高!!!!
显然,,,作为科技类媒体编辑,,小狮子不会用上面三个字来应付老板和大家的拉,,成本高,,可成本究竟高在什么地方呢??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采访了USB发明者之一阿贾伊·巴特。。。苦恼于每次连接设备时都需要在成堆并且缠绕在一起的线材当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那一根,,,同时需要找到对应的接口,,阿贾伊·巴特在24年前带领英特尔团队开发出了USB接口。。。通过这个接口用户可以连接鼠标、、、ipods、、、打印机等多种设备,,,并且每款设备使用的接口也是相同的,,这不仅给玩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厂家设计产品提供了方便。。。
巴特表示,,这个接口最大的问题是不可逆,,,,也就是不能够反过来插,,,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这个设计。。。因为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成正反都可插(也就是所谓的盲插)意味着增加一倍的线材,,,这不仅会对产品的设计造成麻烦,,,而且会增加一倍的成本。。。作为一个新的产品,,,巴特认为能够让USB接口快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很便宜。。。。
虽然巴特对不能反过来插的设计也很不满,,,,但他表示与之前相比,,USB接口不仅不需要区分大量的线材,,,而且一次性连接成功的概率也有50%,,因此USB接口已经十分方便了。。。。
实际上,,,,线材方面的成本到了Type-C阶段,,,影响不会很大了,,问题在于终端设备上,,即使PC这边都加入了Type-C接口,,,可终端设备呢????
2018年9月,,,vivo发布了最新线下旗舰 vivo X23,,,,售价3498元起,,让人感到释怀的是,,,,vivo依旧不忘初心,,Micro USB再次归来,,,,Type C充电接口不可能的。。这让网友感概到Type C充电接口普及尚未成功,,还需努力。。
华米OV荣耀作为我国手机出货的主力军,,是消费者大部分选择的手机,,,,所以Type C手机能多少主要由他们决定!!!!vivo X23有点和大家开玩笑了,,实际上3000元以上的国产手机基本上都是Type C接口了,,,而且2000元以上的手机,,,基本上90%以上也都是Type C接口的。。。
问题就在于1000元~1999元这个阶段,,OV咳咳,,有些不太给力啊,,红米倒是很支持Type C的普及。。。。
实际上不仅仅是手机,,,,想要真的完全普及Type C接口,,,U盘、、移动硬盘同样需要更新,,可这样一来,,为了一个接口,,很多小伙伴的终端移动存储设备都需要改变,,,,这样一盘算,,,似乎就有一点不划算了。。
固态硬盘随着颗粒和主控技术的发展,,,其速度已早已破SATA3接口上限,,一些高端产品已经用上M.2接口NVME协议,,,速度超过2000MB每秒是机械硬盘的10倍!!再加上不怕震的特点可以说极适合移动办公运用。。。而且固态移动硬盘速度已经突破500MB每秒,,,USB3.0已不堪重负,,因此3.1 Gen 2自然成了超高速设备的最佳拍档。。
当然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USB3.1 Gen 2设备还过于遥远,,,就拿固态移动硬盘来说,,256GB的要600多元,,,500G的超过1000元,,,,大品牌1TB的更是1599走起。。
要说目前USB3.0的缺点,,,其实倒并不是速度不够,,,,而是供电能力太弱,,,接口也不够用。。。。前些年很多笔记本电脑会配置5个USB接口,,,但近几年随着3.0接口兴起接口反而越来越少。。。另外标称0.9A电流的USB3.0接口往往实测只有0.5A,,因此充电慢数量也不够用。。。
事实上,,,除了数据传输速度快以外,,充电也是Type C接口的一大亮点。。Type-C在功能上也是比Micro-USB要强,,,在用来充电的时候,,Type-C最高支持100W的充电功率,,,充电速度可以大大提升。。。。同时,,,,Type-C还支持双向充电,,,,不仅可以用Type-C的数据线给手机充电,,,,还可以通过数据线用手机给其他手机充电。。
在未来,,,,你只要一根线、、一个充电器就能给手机、、、平板、、、笔记本、、、、甚至电动车充电。。。然而,,,阻止美好事情发生的是各大手机厂商。。现在手机快充各家有各家的标准,,,,高通联发科华为OV。。
充电标准的碎片化是最致命的。。。。数据传输不统一到算了,,,,最差也就传输速度慢些。。。但电力输送的不统一,,,,很可能导致机器损坏甚至酿成事故。。
雷电3(Thunderbolt 3)和USB 3.1都是数据传输协议,,,不同传输标准区别主要在于传输速率。。拿USB 3.1来说,,,,还分为USB 3.1 Gen1和USB 3.1 Gen2,,,,USB 3.1 Gen1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Gb/s,,,,USB3.1 Gen2最大传输速率为10Gb/s。。
而用户容易把雷电3和USB Type-C搞混淆的原因之一,,,,就是两种电缆均采用了Type-C接口规格,,,,看起来几乎完全相同。。。。现在为了更好的区分两者,,苹果最新的雷电3数据线上都会带有雷电标志。。
Type C属于接口规格,,,雷电3属于物理层上采用Type C接口,,属于规范标准,,与Type C并不冲突,,,如果要对比,,,应该是与USB 3.1/3.2接口做对比,,,,因为雷电在Intel主导和研发过程中,,,带宽可达到40Gbps,,,,相较USB 3.1的10Gbps差距高达4倍。。。
需要注意的是Intel宣布,,从2018年起免除雷电3接口的技术授权费,,同时还将在下一代酷睿处理器中内置雷电3控制器,,,,这意味着厂商在新电脑中使用雷电3接口的成本将与普通USB Type-C一致。。。雷电3接口在将来几年中将迎来极大普及。。
也就是说,,在USB自身阵营还纷争不断的时候,,,人家雷电接口都已经杀到了,,,,以前慢慢磨蹭普及就可以了,,,,现在,,在Intel的强力支持下,,雷电3也给了终端市场消费者更多选择,,,Type C想要成为市场的绝对占有者,,恐怕就更难了…